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

只要有愛,障礙無礙

"障礙",是"調適期望"的依據,而不是"放棄"的藉口。
障礙是"需要時間"去克服,而不是"無法克服",
只要不斷的給刺激,我們不會知道奇蹟何時會發生,
這也是我身為母親最大的成就感。


時常見證奇蹟,是孩子給我最大的禮物。

對於學校和老師的態度,我漸漸看淡了,
我把重心都放在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,
自己努力多一點比較實際!

以前很愛問別人意見,後來才發現,最了解孩子的是自己,
別人的意見因為無法全盤了解,可能會漏掉一些重要的問題,

反而無法做出最適合的決定。
之後決定開始問孩子意見,
以孩子意見為主,自己的觀察為輔,再加上旁邊人的提醒,
最後做出的決定都還滿好的。

感謝天使送給我這麼棒的孩子,
讓我學會如何去愛自己,
如何將自己的人生,
掌握在自己手中~~~

不是努力不夠,只是需要堅持


最近一直在思考,如何突破自己的罩門 。
"努力不夠"這件事,一直是我容易自責的原因,
只要有人拿出這句,我就全盤皆輸了。

我也反思,自己是不是也曾經對人說過"努力不夠"這句話 ?
這樣的批判,是不是合理?

努力,是很抽象的詞彙,也是主觀的概念。
而在眾多的主觀之下,我似乎也逐漸相信,這是客觀的認知了。

我努力思考如何讓自己打破迷思,
如何在不打壓努力之下, 正確表達期望與愛。 

我發現了努力代表投入的"程度",
而成功需要的除了投入的程度之外, 還要加上投入的"時間",
也就是堅持。 

所以正確來說,不是努力不夠,只是需要堅持。 

讓我們為了我們的夢想堅持下去吧!

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

認識亞斯伯格症


【醫學報導】
認識亞斯伯格症
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心理師 顏孝羽

         8歲的小華經常生氣,玩捉迷藏時,同學說數到十開始抓,同學數到九後過去抓他,他生氣一把推開同學並大罵:「還沒數到十,怎麼能抓?」;另外,老師請小華幫班級關燈,一次同學看小華掃地工作做比較晚,順手幫小華關燈,不料小華卻認為同學愛管閒事而非常生氣罵同學;

        上自然課時,小華不顧老師在台上講課,就自顧自舉手發表在百科全書裡看到的知識,但老師已在教新的主題。經醫師和心理師之評估才知小華為亞斯伯格症患童,因此做事較缺乏變通,堅守規則,並對他人行為背後之動機進行負面的解釋(「愛管閒事」而非「他想幫助我」),因此在學校常和同學,甚至和老師發生衝突。

        亞斯伯格症(Asperger's syndrome)主要是神經心理功能異常,導致學習與生活適應困難,男女比約八比一,在1944年被維也納的一名小兒科醫師叫亞斯伯格(Hans Asperger)所提出,經過50年後(1994年),第四版的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(DSM-IV)正式命名「亞斯伯格症候群」。

亞斯伯格症之主要特質有三:第一、人際互動有明顯困難;第二、語言溝通表達有困難;
第三、有特殊或過度執著的行為或興趣。

        他們看起來雖然與一般學童無異,智力發展也與一般兒童大致相當,但在情緒和人際關係之發展卻低於生理年齡約2到3年,往往用較不成熟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或人際衝突,造成自己和身邊的家人,同學之困擾。

亞斯柏格症兒童之核心問題:困難理解社會規則

             亞斯柏格症兒童之核心問題源自於他們無法理解社會規則,如「為什麼要排隊?」、「他怎麼可以作弊!」。跟同學起衝突之後,老師愈想制止孩子的行為,他們愈會本能的揮拳亂踢,尤其當他們感覺被誤解,或感覺老師處理違反「原則」時,他們情緒反應更為激烈。其實他們只是用比較原始、不成熟的方式反應情緒,並非有暴力傾向,但過當的情緒表達方式常被人誤解。事實上亞斯伯格孩子長大後反而常是被霸凌的對象,並且因人際關係不良,當受霸凌時,較少有同儕願意挺身而出而默許霸凌行為。這種外觀、智力、語言功能正常,但情緒處理和人際互動能力有明顯困難之狀況,已為一種隱性的障礙,需要醫師,心理師,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協助。

目前台灣的亞斯伯格學童領取的是自閉症之身心障礙手冊,沒有特別註明亞斯伯格症。過去被歸類為自閉症光譜疾患(Autistic Spectrum)之一,但亞斯伯格患者比起典型自閉症患者在人際互動上較主動,但互動技巧差;語言發展比起自閉症之兒童正常,甚至有豐富的語文常識,但卻不擅長使用語言溝通,尤其當情緒來時,更困難清楚地描述事件經過,也困難用言語表達感覺,而以肢體動作和暴怒加以回應,使得他們在衝突事件中往往是「被害人」,但看起來像「加害者」,而常成為受罰的對象。

協助亞斯伯格症學童:從生理、心理到社會環境宜多管齊下

        了解亞斯伯格孩子的特質,看到衝動外表下所隱藏的困難,才能對症下藥。協助亞斯伯格症患童需從生理,心理以及社會環境多方介入:
  1. 生理層次:         一般而言亞斯伯格症沒有藥物可以治療,但若同時合併有困難專注、活動量過高或憂鬱焦慮之情緒,則部分藥物可以協助改善不專注或情緒之症狀。您可以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評估,讓醫師決定是否須配合藥物治療。
  2. 心理層次:        多數亞斯伯格症患童因長期之同儕拒絕或親子關係衝突,不少學童有自尊心低落或憂鬱之傾向。因他們困難理解社會規則及別人內心之想法,試著讓學童明白別人內心之感受,並教導在某些情境下如何表現出適當行為,可減少人際衝突和同儕拒絕。同時,教導他們認識自己和同儕之不同,發掘自己的長處(例如對某方面有博學多聞的知識) 並接納自己的短處,對亞斯伯格症學童之自信心養成也非常重要。
  3. 社會環境層次:
(1)家庭環境
        父母宜接受孩子之特質,即使孩子今日在校闖禍了,也宜以「不批判」的態度傾聽孩子的想法,並了解孩子看待事件的方式;同時,父母宜協助孩子交友,必要時,需協助孩子選擇交友對象,並適時示範適當之互動技巧讓孩子觀摩學習。

(2)學校環境
        家長宜與學校教師溝通,協助亞斯伯格症患童在校取得相關輔導或特教資源,以確保當衝突事件發生時,學生在校有人可以協助。同時,班上若有亞斯伯格症學童,導師宜徵詢家長同意,對全班進行班級宣導,使同學認識「亞斯伯格症」;另外導師可安排善良的同學作為孩童的守護天使,當下課或老師看不見時,可適時保護學童免受欺凌。

        亞斯伯格症學童許多都有長才或特殊天分,只要了解他們的特質並適當栽培,不少患者將來頗有成就。亞斯伯格症之標籤不一定會跟著學童一生,許多患者長大後因逐漸了解控制情緒之方式,也能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得心應手,享受人際關係中之親密與美好。

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

悲慘世界

我看過很多無助的孩子,
為了擺脫這樣的命運,
成為霸凌者。

這個社會似乎只關心被霸凌的人,
對於霸凌者的輔導,
常常是視而不見的。

看過悲慘世界後,我想問~~


如果尚萬強沒有遇見那個牧師,會變成怎樣的人呢.......

寬恕VS批評

我的不批評,
是因為我渴望被寬恕,

也無法確定,

當我身處同樣的情境,
有著同等的能力時,

是否能做出更好的抉擇。

我不知道他的內心經歷著什麼,

我沒資格批評......



尊重的本質

尊重~~
跟地位,階級,能力,年齡,性別無關。

我是否能拋開這些外在條件,看到尊重的本質。

尊重~~

只有無條件的愛與信任。

當我不尊重自己,別人也不會尊重我。

換句話說,

當我不能無條件愛和信任自己,別人也無法這樣待我。



正面能量包融了分離焦慮


分離焦慮,

一直是最難克服的。

當我看清分離是必然的結果,

路得自己走。 

微笑的目送陪著我們的人, 

也能讓我不孤單....

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

那一年,我們一起瘋狂的歲月

時光飛逝,轉眼間,高中生活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。
再次見面,大家有了各自的生活,
有些人也到國外發展,
感謝網路讓大家又重新產生了連結。
那一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。
讓大家回憶起了許多往事。
大家笑談學生時期的糗事,曖昧不明的情愫,
這些往事彷彿歷歷在目,也有些不為人知的八卦,
讓我瞠目結舌,時間彷彿只是在身邊借過,
情感從未因時間而消退....
下一個十年,我們的話題會是什麼呢?

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

免費講座~大家照過來!!!

免費講座~~
歡迎熱愛文學的夥伴,一起來參加唷!


時間 : 4月14日(星期日)11:50~13:30

地點 : 空中大學新竹中心綜合一館A114階梯教室(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)

題目:閱讀的祕密花園     陳靜芬助理教授主講

簡介 : 台灣桃園人,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。

主要以宋詞及中晚唐詩、現代詩為研究範疇。
任教於明新科技大學人文藝術教學中心,
講授中文領域、現代詩與人生、唐詩等課程。

大綱:
1.進入閱讀的祕密花園
2.解開進入閱讀的祕密花園之密碼
3.以經典為例的示範閱讀

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

101學年度簡訊文友社成果相片發表

寬恕痛苦

寬恕痛苦

我要專注在快樂
心就會美麗起來。

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
痛苦卻又偷偷潛入,
綁走了我的心。

痛苦啊!
請釋放我的心,
我願意用寬恕來交換。
 

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

健康飲食金字塔


低脂的,不一定是健康的 碳水化合物,粗製的比精製的好 運動是根本
美國農業部在1992年頒布了“食物指南金字塔”,希望借此指導美國人科學健康的飲食。如今10年過去了,美國人腰圍又粗了一圈───3/5的成年人體重超標,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等“富貴病”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,許多人對“食物指南金字塔”的權威性提出了質疑。
在2002年,哈佛大學“公共健康學院”的沃爾特﹒威萊特博士設計了一套新的健康飲食指南:「健康飲食金字塔」(Healthy Eating Pyramid)概念,對“舊塔”提出了質疑,並做了較大修改。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韋利博士及其同事,他們指出新的飲食模式,相比於在92年美國農業部公佈的「食物金字塔」(Food Pyramid),更能預防患上慢性病(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)。
傳統的「食物金字塔」並沒有把不同的脂肪或肉類分別,但近年來不少證據都顯示有些脂肪和肉類是有益健康的,「食物金字塔」亦建議人們大量進食碳水化合物,有些專家卻指出這些食物便是導致肥胖的真兇。
韋利博士指出,若能跟從新的飲食建議,加上保持理想體重和每日作適量運動,能有效地減少患上慢性病的機會( 糖尿病、冠心病 )。韋利博士做了一個飲食調查,發現跟從新的飲食建議的男性和女性,患上慢性病的機會分別能減少20%和11%,而跟從舊的飲食建議的男性和女性,郤只分別減少11%和3%。
 
「健康飲食金字塔」建議:
  • 減少進食紅肉,馬鈴薯和經精製的穀類食物如白麵包。
  • 每日只進食1至2個次奶及奶品類食物。
  • 減少進食飽和脂肪,應由不飽和脂肪如植物油代替。
  • 多進食全穀類食物,蔬菜和生果。
  • 每日進食維他命補充劑。
  • 適量飲用含酒精類飲品。
  • 保持理想體重和每日作適量運動。
 
「食物金字塔」
五大原則:
六類俱全:

每日飲食都應涵蓋五穀根莖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蛋豆魚肉類、奶類及油脂類六類食物,以獲得所有食物完整的營養。
聰明分配:

飲食要像金字塔,以五穀根莖類為主要基礎、多吃蔬菜水果、適量攝食蛋豆魚肉和奶類。
多樣選擇:

每一類食物都要多樣選擇來彼此搭配,盡情享受飲食變化、口味翻新的樂趣。
節制油、糖、鹽:

少吃富含油、糖、鹽的食物,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癌症及高血壓等文明病的機率。
彈性調整:
均衡飲食是一日三餐彈性搭配的藝術!若午餐吃了便當裡的大塊排骨,晚餐記得多吃蔬菜水果,一樣均衡健康。三餐之間如果吃了點心,也要一併考慮。


1.每天的食譜必須包括五穀、肉類、奶類和纖維質,才叫做均衡飲食。

2.避免偏吃,菜譜的編排宜多變化。

3.多選高纖維食物,如蔬菜、豆類、全糠五穀等。

4.應以清淡口味為主,過濃、過甜或過鹹皆不適宜。

5.避免食物添加劑及醃製品。

6.避免肥膩及含脂肪量大的食物。

7.烹調應以快煮方式。炆、燉使食物的營養容易消失,煎、炸則含脂肪量高。

低脂的,不一定是健康的

過去幾十年里,美國人一直視脂肪為體重和健康的大敵。這種擔心並非沒有道理,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就發現,紅肉和奶制品中的飽和脂肪會增加人體內的膽固醇含量,導致心血管疾病。於是美國農業部頒布的“食物指南金字塔”中,就把脂肪、烹飪油等“束之高閣”,列為“節制攝取食品”。精明的食品生產商馬上跟進,紛紛打出“低脂牌”,似乎只要貼上“低脂肪”的標籤,就是健康食品了。

但“低脂就是健康”這一理論並沒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近20年,美國人食譜中含脂食品一直在減少,體內膽固醇含量在降低,吸煙也越來越少,但心臟病的發病率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降低。尤其肥胖症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流行,Ⅱ型糖尿病也在同一時期迅速蔓延,它們的發展與“低脂即健康”理論的普及幾乎同步,說明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聯連。

隨著科學的發展,許多專家開始意識到“低脂理論”過于簡單化了。首先它忽略了非飽和脂肪(如橄欖油)的存在。非飽和脂肪會提高對人體有益的膽固醇和高濃度脂蛋白(HDL)的含量,降低對人體有害的膽固醇和低濃度脂蛋白(LDL)的含量。其次,即使是飽和脂肪也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壞。它們雖然會提高有害膽固醇的含量,但同時也提高有益膽固醇的含量。

因此,威萊特博士在“健康飲食金字塔”中,就將植物油(橄欖油、菜子油、豆油、玉米油、葵花子油、花生油等)放到了底層,把它們作為飲食結構中的脂肪基礎。這種劃分與地中海地區的飲食習慣不謀而合,地中海地區的人們普遍食用從魚、堅果和橄欖中提煉的油,個個健康長壽。

碳水化合物,粗製的比精製的好

與“食物指南金字塔”相比,“健康飲食金字塔”的另一個顯著區別是將碳水化合物分成“全穀物食品”和“精製米麵”,前者位于金字塔底層﹔後者則位於塔頂,被列為“節制攝取食品”。而在“食物指南金字塔”中,麵包、穀物、米飯、意大利麵食等被一起放在底層,是美國人餐桌上的主食。

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,自從“低脂理論”盛行以來,美國人食譜中脂肪所占的比例越來越低,但碳水化合物這種糖類食品的攝取卻在直線上升,10年間平均每人每年多消耗60磅的精製穀物和30磅富含糖類的甜精(主要是果糖和糖漿),換句話說,自從“食物指南金字塔”頒布以來,每個美國人平均每天多攝入了400卡路里的熱量。這些熱量大部分沒有被消耗掉,而是增加了美國人腰圍。

精製的碳水化合物(主要是精製穀物)不僅熱量較高,它們在人體內的消化方式也容易誘發糖尿病、心臟病等病症。精制谷物稍加分解即變成葡萄糖,迅速進入血液。如果它們沒有及時被機體活動所消耗,人體就會產生大量胰島素來把它們“搬出”血液,變成脂肪或者儲存在肌肉細胞中。如果這一過程經常發生,細胞就會對胰島素越來越有抵抗力,迫使人體產生更多的胰島素,最終使系統崩潰,引發糖尿病和心臟病。

但全穀物食品則沒有這個擔心。全穀物食品是指用完整的穀物種子(包括胚芽、胚乳和麩皮)加工而成的食品,例如糙米、大麥、燕麥等。全穀物食品富含纖維、礦物質、維生素和數百種植物化學物質,脂肪含量較低,是天然的保健食品。科學研究証明,全穀物食品對心臟病、消化系統的癌症以及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。試驗發現,每天吃一碗燕麥粥和兩片全麥麵包的人患第Ⅱ型糖尿病的比例比普通人要低30%。

此外,威萊特博士還建議多吃“原始食品”,少吃那些經過精細加工的食品。例如一只烤馬鈴薯所含的熱量只有150卡,此外還有12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相當於一碗燕麥片的纖維,如果把它加工成薯片,不僅許多營養成分被破壞,熱量也增加到500卡。

運動是根本

威萊特博士還首次把運動與控制體重放在了“健康飲食金字塔”的最底層,說明二者與飲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。在他的新書《盡情吃喝,保持健康》中,威萊特博士這樣寫道:“我們經常忽視運動在強健與保持肌肉方面的作用,這是控制體重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如果缺乏運動,肌肉就會逐漸鬆弛并且被脂肪所取代。而脂肪的代謝活動十分緩慢,它只消耗很少的葡萄糖和熱量。這樣就會導致一個很難打破的惡性循環,其結果就是你變得越來越胖,疾病也會由此而生。”

“健康飲食金字塔”還要求人們吃充足的蔬菜。雖然許多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,但他們卻沒有付諸行動,原因也許在于宣傳力度不夠。麥當勞在2001年為它的“垃圾食品”花了11億美元來做廣告,但美國政府同一年用於宣傳“每天5份蔬菜”計劃的開支只有110萬美元,所以到目前為止只有23%的美國成年人達到這一標準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威萊特還建議人們每天吃2─3次水果,1─3次堅果,適量飲酒,吃一片多種維他命錠片。但他同時對魚、雞、蛋、奶等食物的攝取量做了限制,每天不宜超過2次。此外大豆製品也要適量,每周兩三次即可,絕經後的婦女可以適當多吃一些,但那些被診斷患有乳腺癌的婦女則要限量。

談觸覺與觸覺防禦 作者:周燕貞

不要碰我!
觸覺是個體形成過程中第一個有功能的系統,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,這樣的功能就已經具備了。也就因為這樣,我們可以發現,如果我們摸媽媽的肚子時胎兒正好醒著,這時候寶寶可能就開始去踢了。
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,由於語言、動作技巧、認知發展等與外界互動管道尚未成熟,所以主要是靠觸覺來探索這個世界的。嬰兒會藉著觸覺來安定情緒及幫忙自己進入夢鄉,也會透過口腔內豐富的觸覺細胞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形象與外界環境。
觸覺與情緒
過去許多學者,為了探究觸覺與情緒發展的關係而進行研究;這其中,要屬哈洛(HorLow)博士的實驗最讓人印象深刻了。在1959年,哈洛(HorLow)博士利用與人類接近的哺乳類──猴子做實驗。他將出生6-12小時的小猴子與母猴分開後,同時提供小猴子兩隻「代理母猴」:一隻是由鐵絲做的,且身上有奶瓶可哺乳;另一隻是絨布做的,卻沒有餵食功能。
研究結果發現:當小猴子肚子餓的時候,會去找「鐵絲媽媽」,但是只要肚子不餓,多半會挨在「絨布媽媽」的懷抱裡;而當環境有些風吹草動,小猴子一緊張,就立刻跑到「絨布媽媽」懷裡躲起來。在這個實驗裡,證明了嬰兒時期親密的接觸的重要性,甚至可能比營養來得重要。
如果讓小猴子單獨和「鐵絲媽媽」或「絨布媽媽」生活,則發現與「絨布媽媽」生活的小猴子較有安全感,能較主動去探索環境,也比較不會依戀媽媽;而跟「鐵絲媽媽」生活,因為挨起來並不舒服,無法滿足小猴子的心理需求,而使小猴子在情緒上,明顯出現暴力、不安、易怒的行為。所以在某些傳統的觀念裡,認為如果孩子一哭就去抱他,會養成孩子容易依賴的壞習慣,這種說法其實並不盡然。
觸覺的反應與問題觸覺反應
觸覺的接受器位於皮膚,當有刺激發生時,身體即會透過接收器的神經末稍產生局部電位,局部電位再引起局部電流,然後形成動作電位,傳到中樞神經系統,最後由大腦皮質做出適當的解釋。正是因為這些解釋,使得人體對不同的刺激產生不同的反應。人體對觸覺刺激的反應,可以分為保護性及區辨性兩種反應,而兩者的反應必須取得平衡,才能使觸覺系統發揮最佳功能。
1.保護性反應(protective system)
大腦在自然界億萬年的演進過程中,學會了在面臨危險時,形成一套神經反應的方式:先引發注意力集中,並準備迎戰或逃離。這是單純的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自然反應。
2.區辨性的反應(discriminative system)
協助身體判斷哪裡正在被碰觸,並立刻覺知所碰觸的物體、形狀、質地、溫度……等訊息,使個體能夠安靜下來,進而能夠瞭解觸覺刺激的意義何在。這是大腦進行的精密觸覺辨識反應。
觸覺問題的影響
當一個人的觸覺系統產生問題時,經常會連帶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的功能表現。包括有:
1.精細動作問題:影響進食、穿衣、寫字……等精細動作的功能。
2.構音問題:由於臉、口腔的觸覺接收器無法接收到正確的訊息而造成構音的問題。
3.影響視知覺及認知的發展:由於嬰兒時期主要是以二度空間來視物,並透過觸覺的探索(例如:用手、嘴巴,甚至身體任何一部份來感覺身體),而逐漸發展出三度空間的概念,因此嬰兒的觸覺問題將影響其視知覺及認知發展。
4.聽覺防禦:耳朵的觸覺即“聲音”,故“聽覺防禦”指的即是對於無害的聲音過度反應,或過度地偏好特定的聲音。
5.自我刺激/傷害:個體可能會以自我刺激或自我傷害的方式來企圖安定神經系統,使其“感覺能好一點”。
6.觸覺防禦:對於無害的觸覺刺激過度反應,產生觸覺防禦的問題。
7.對情緒及心理社會化發展的影響:嬰兒出生後,觸覺刺激是其情緒穩定最主要的來源之一。母親與嬰兒之間的接觸,除了刺激大腦發展外,還成為嬰兒發展人際關係的第一步。
什麼是觸覺防禦?
觸覺防禦是指對於無害的觸覺刺激有嫌惡或避免的行為。對於有觸覺防禦的孩子來說,即使只是手臂上的碰觸也可能對其產生很大的威脅,就像沒被馴服的動物稍微被碰一下的反應一樣。這些孩子在臨床上常表現出下列的行為特徵。
一、逃避觸摸:
不喜歡或避免特定質料或款式的衣服,或相反地偏愛某特定款式質料的衣服。
喜歡排在最後,以避免和其他小朋友有碰觸行為。
會躲開預期中的碰觸或與人有碰觸的活動,包括避免被摸臉。
避免與人有身體接觸的遊戲,有時會比較喜歡獨自一個人玩。
二、對於無害的碰觸有嫌惡的反應:
當被舉高或摟抱時會掙扎、厭惡。
討厭某些日常活動,例如洗澡、剪指甲、剪頭髮、洗臉、刷牙。
討厭碰觸繪畫顏料,包括:指畫、漿糊或沙。
三、對於無害的觸覺刺激有異常的情緒反應:
對於他人輕碰其臉、手臂、腿時,會有攻擊性的反應。
當身體較靠近他人時會顯得緊張。
對於碰觸會有厭惡、退縮、負面的反應,包括和較親近的人有較親密的關係。
觸覺防禦該怎麼處理?
治療上當發現或懷疑孩子有觸覺防禦的問題時,家長可帶著孩子求助醫院或機構的專業職能治療師,來為孩子評估實際狀況,並從中諮詢改善孩子問題的方法,甚至請治療師安排治療課程。在觸覺防禦治療上,有三大原則必須遵守:
1.提供個案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深壓覺、本體覺及線性的前庭刺激(編者註)。
2.增加自發性(active)的觸覺活動,例如可以將設備都用粗粗的織物覆蓋或包住,當孩子在設備上活動時,便會得到大量的觸覺刺激,而並非只是用強迫的方式來增加孩子的觸覺刺激。
3.當孩子出現緊張、有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等現象時,教導孩子做深呼吸來緩解這些交感神經的作用。
教育上
除了治療師提供的專業治療外,當孩子在學校上課時,老師亦可利用簡單的環境安排與活動設計,來幫助孩子減輕因觸覺而產生的困擾。如此不但可使孩子在課程中更順利地學習,長久下來,亦可減緩孩子觸覺防禦的程度。
一、一般課堂上的安排:
可以穿加重的背心(可利用多口袋的釣魚背心或登山背心,在每個口袋中均勻地放入沙袋來增加重量)。
設計一些需要用力或出力的手功能活動。例如:剪有厚度的紙、做橡皮擦擦拭的動作、擦大範圍的黑板……等等。對環境稍加安排,如:
A.座位安排於角落或最後一排,減少被他人碰觸的機會。
B.當接近孩子的時候,以正面的方式靠近。
C.碰觸前先予以告知,而對於臉、脖子等敏感度高的部位不碰。
D.教室儘量採用自然光。
E.將桌椅角用東西包住,以減少移動時發出刺耳的聲音。
F.教室裝上窗帘。
二、遊戲活動:提供身體深壓覺和阻力性的活動 壓馬路:讓孩子仰臥或俯臥在墊子上,用大籠球在其身上滾過去。
做繭自縛:讓孩子躺在毛毯的一端,將毛毯裹到身上,再向另一端滾動,讓毛毯把孩子裹起來(頭不可含在內)。
洗泡泡澡:讓孩子進入球池,假裝洗泡泡澡。必須洗到全身每一個部位,包括手、腳、腿、手臂、前胸、後背、肚子、肩膀、頭、臉等部位;洗好後離開球池,再用毛巾稍微用力擦乾身體每一個部位。
掙脫:將孩子以棉被或毛毯裹緊後(注意頭不可包含在內),要求孩子自己爬出來。
三、手的部位觸覺刺激活動
泥畫:將顏料和入漿糊、麵粉、黏土或沙子中,讓孩子用手去攪拌,可以只是讓孩子經驗顏料在手上的感覺,也可以用它做畫、捏塑,亦可用腳去塗抹或畫畫。
瞎子摸象:讓一個孩子用毛毯將自己裹起來,由另一個孩子來摸,並猜猜看摸到的是身體的哪一個部位,亦可將摸人的孩子雙眼矇上後再摸。

尊重孩子的不同
雖然一樣是碰觸,自己主動地碰觸(active touch),或被別人碰觸(passive touch),腦的解釋就會完全不一樣。有觸覺防禦的孩子也許能自己玩羽毛或棉花棒,但若是由別人使用羽毛或棉花棒碰他時,便會馬上感覺不舒服。一般而言,母親的碰觸最舒服,能被接受的程度也最高;而陌生人的碰觸則是最不舒服的。因此,不論在治療或課堂上,治療師與老師需要先贏得孩子的信任才能獲得碰觸的默許。雖然這些孩子對觸覺的排斥往往讓旁人很難理解,然而惟有多尊重孩子的感受,才能為孩子帶來更多成長的空間。

家長如何協助小孩說的更好的方法

  • 口腔運動練習一、唇的練習  就語音的發展雙唇音ㄅ、ㄆ、ㄇ是比較早,因此可利用一些遊戲的方法讓小朋友練習唇的部位。
    • 玩法:
      • 在兒童嘴唇上塗上口紅,照鏡子,再把嘴印在紙上,比比看,誰的嘴巴最大,誰的嘴巴最小。
      • 用嘴唇印在圖畫紙上,完成一幅自畫像,或隨意壓印構成一幅唇晝。

    • 嚼起嘴唇做吹口哨狀說「嗚」。
    • 拉開嘴唇說「伊」。
    • 不停交換說「伊」「嗚」。
    • 上下嘴唇內縮後發「吧」。
    • 閉唇練習:玩「吻紙」遊戲,或閉嘴咬住小東西,可以幫助他們體會如何閉上嘴巴。
    • 鼓脹兩頰然後發「啪」聲。
    • 鼓起兩頰做漱口狀。
    二、舌頭練習
    • 舔棒棒糖用具:棒棒糖、湯匙玩法:
      • 鼓勵兒童舔食棒棒糖、冰淇淋。
      • 把果醬、巧克力醬、砂糖等孩子喜歡吃的東西,放在湯匙上給兒童琢食,看誰先舔完。
      • 將兒童喜歡吃的食物塗在嘴唇上,要他用舌尖舔下來吃。添的順序是:
        1. 下唇中間。
        2. 唇的左角或右角
        3. 上唇正中
        4. 舔食:塗滿嘴唇上的糖漿,看誰先舔淨。
        5. 練習(1)的時候,應先示範,等(1)會了以後再順序練習。


    • 舌頭伸出伸入。
    • 把舌頭伸出外面再往上翹。
    • 舌頭向左右嘴角移動。
    • 舌頭在口內左右移動推抵兩頰內側。
    • 用舌尖舔上下唇。
    • 舌頭用力舔餅乾。
    • 舌頭在牙齒外側轉動做清潔牙齒狀。
    • 捲舌作馬蹄聲。
    • 舌尖運動:用舌尖舔食食物,增加顏面肌肉和舌肌運轉能力。
    • 用吸管吸飲料:用吸管吸飲料,舌頭會被牽引到口腔的後部,亦是一種舌頭的訓練。
    三、呼與吸的練習
    • 吹羽毛遊戲:用嘴巴呼氣,吹羽毛,且可染色,增加兒童的興趣。亦可以棉花、毛線、彩帶、棉紙片等器材代替。練習呼氣的長短、強弱、斷續,以培養兒童呼氣的調整力。
    • 用厚紙筒吹前項材料,材料可由小(輕)而大(重),輕重不同,所用氣量不同,注意送氣集中、均勻。
    • 用吸管吹前項材料,放置桌上,成人先示範,再鼓勵他自己吹。
    • 吹玩具小喇叭、哨子、口琴、口笛等或吹泡泡、風車、氣球、乒乓球,以增進呼氣量與調整力。
    • 做不要說話的信號:「噓」。
    • 吹火柴、蠟燭、碎紙片、口哨。
    • 用吸管吹水。
    • 慢慢哈氣越長越好。
    • 置舌頭於上、下齒之間慢慢吹氣。
    四、舌根音的練習  漱口練習:喝一點水,頭仰著,發出”咕嚕咕嚕”的聲音,協助小朋友了解舌根動的感覺。上述口腔運動練習可於顎裂手術修補後,約一歲左右即開始練習。儘早做可加強小朋友口腔功能。
  • 家長應注意的事項
    1. 父母應學會如何分辨不正確的發音方式:如唇顎裂小孩較容易出現喉塞音的代償性行為,若小朋友有出現這樣的行為,家長應避免去增強這種錯誤的發音。   而於小孩呀呀學語的階段,家長應多鼓勵用舌尖前音如ㄋ、ㄌ來練習發音,另就語音發展的時序來講,可先增強雙唇音如ㄅ、ㄆ,慢慢再加強舌尖音如ㄉㄊ,還有舌根音如ㄍ、ㄎ及早期的擦音如ㄒ、ㄙ的練習。
    2. 定期回診追蹤:一般唇顎裂小朋友初次進行語言評估的時間約兩歲至兩歲半間,之後約半年追蹤一次,此追蹤的目的在協助家長即早發現小孩語言或語音是否異常,提供家長一些意見,讓家長在家可以協助小孩練習。
    3. 鼻咽鏡及x光檢查:若小朋友有鼻音過重或有鼻漏氣的現象,以致影響語言的清晰度,且無法透過語言治療得到改善時,須於四歲左右進行鼻咽鏡或X光檢查,以確知顎咽閉鎖功能異常的情況如何,以決定進行何種手術來改善。
    一般檢查年齡會選擇在四歲左右主要的原因有下列三點:
    1. 此時小朋友的合作度較高,因進行該項檢查需小朋友配合講話、不哭鬧
    2. 構音能力及語言程度趨近成熟
    3. 顎咽功能較協調,如此,對顎咽功能的判斷才能較為精確。
      (本文選自顱顏會訊季刊,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