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

只要有愛,障礙無礙

"障礙",是"調適期望"的依據,而不是"放棄"的藉口。
障礙是"需要時間"去克服,而不是"無法克服",
只要不斷的給刺激,我們不會知道奇蹟何時會發生,
這也是我身為母親最大的成就感。


時常見證奇蹟,是孩子給我最大的禮物。

對於學校和老師的態度,我漸漸看淡了,
我把重心都放在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,
自己努力多一點比較實際!

以前很愛問別人意見,後來才發現,最了解孩子的是自己,
別人的意見因為無法全盤了解,可能會漏掉一些重要的問題,

反而無法做出最適合的決定。
之後決定開始問孩子意見,
以孩子意見為主,自己的觀察為輔,再加上旁邊人的提醒,
最後做出的決定都還滿好的。

感謝天使送給我這麼棒的孩子,
讓我學會如何去愛自己,
如何將自己的人生,
掌握在自己手中~~~

不是努力不夠,只是需要堅持


最近一直在思考,如何突破自己的罩門 。
"努力不夠"這件事,一直是我容易自責的原因,
只要有人拿出這句,我就全盤皆輸了。

我也反思,自己是不是也曾經對人說過"努力不夠"這句話 ?
這樣的批判,是不是合理?

努力,是很抽象的詞彙,也是主觀的概念。
而在眾多的主觀之下,我似乎也逐漸相信,這是客觀的認知了。

我努力思考如何讓自己打破迷思,
如何在不打壓努力之下, 正確表達期望與愛。 

我發現了努力代表投入的"程度",
而成功需要的除了投入的程度之外, 還要加上投入的"時間",
也就是堅持。 

所以正確來說,不是努力不夠,只是需要堅持。 

讓我們為了我們的夢想堅持下去吧!

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

認識亞斯伯格症


【醫學報導】
認識亞斯伯格症
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心理師 顏孝羽

         8歲的小華經常生氣,玩捉迷藏時,同學說數到十開始抓,同學數到九後過去抓他,他生氣一把推開同學並大罵:「還沒數到十,怎麼能抓?」;另外,老師請小華幫班級關燈,一次同學看小華掃地工作做比較晚,順手幫小華關燈,不料小華卻認為同學愛管閒事而非常生氣罵同學;

        上自然課時,小華不顧老師在台上講課,就自顧自舉手發表在百科全書裡看到的知識,但老師已在教新的主題。經醫師和心理師之評估才知小華為亞斯伯格症患童,因此做事較缺乏變通,堅守規則,並對他人行為背後之動機進行負面的解釋(「愛管閒事」而非「他想幫助我」),因此在學校常和同學,甚至和老師發生衝突。

        亞斯伯格症(Asperger's syndrome)主要是神經心理功能異常,導致學習與生活適應困難,男女比約八比一,在1944年被維也納的一名小兒科醫師叫亞斯伯格(Hans Asperger)所提出,經過50年後(1994年),第四版的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(DSM-IV)正式命名「亞斯伯格症候群」。

亞斯伯格症之主要特質有三:第一、人際互動有明顯困難;第二、語言溝通表達有困難;
第三、有特殊或過度執著的行為或興趣。

        他們看起來雖然與一般學童無異,智力發展也與一般兒童大致相當,但在情緒和人際關係之發展卻低於生理年齡約2到3年,往往用較不成熟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或人際衝突,造成自己和身邊的家人,同學之困擾。

亞斯柏格症兒童之核心問題:困難理解社會規則

             亞斯柏格症兒童之核心問題源自於他們無法理解社會規則,如「為什麼要排隊?」、「他怎麼可以作弊!」。跟同學起衝突之後,老師愈想制止孩子的行為,他們愈會本能的揮拳亂踢,尤其當他們感覺被誤解,或感覺老師處理違反「原則」時,他們情緒反應更為激烈。其實他們只是用比較原始、不成熟的方式反應情緒,並非有暴力傾向,但過當的情緒表達方式常被人誤解。事實上亞斯伯格孩子長大後反而常是被霸凌的對象,並且因人際關係不良,當受霸凌時,較少有同儕願意挺身而出而默許霸凌行為。這種外觀、智力、語言功能正常,但情緒處理和人際互動能力有明顯困難之狀況,已為一種隱性的障礙,需要醫師,心理師,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協助。

目前台灣的亞斯伯格學童領取的是自閉症之身心障礙手冊,沒有特別註明亞斯伯格症。過去被歸類為自閉症光譜疾患(Autistic Spectrum)之一,但亞斯伯格患者比起典型自閉症患者在人際互動上較主動,但互動技巧差;語言發展比起自閉症之兒童正常,甚至有豐富的語文常識,但卻不擅長使用語言溝通,尤其當情緒來時,更困難清楚地描述事件經過,也困難用言語表達感覺,而以肢體動作和暴怒加以回應,使得他們在衝突事件中往往是「被害人」,但看起來像「加害者」,而常成為受罰的對象。

協助亞斯伯格症學童:從生理、心理到社會環境宜多管齊下

        了解亞斯伯格孩子的特質,看到衝動外表下所隱藏的困難,才能對症下藥。協助亞斯伯格症患童需從生理,心理以及社會環境多方介入:
  1. 生理層次:         一般而言亞斯伯格症沒有藥物可以治療,但若同時合併有困難專注、活動量過高或憂鬱焦慮之情緒,則部分藥物可以協助改善不專注或情緒之症狀。您可以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評估,讓醫師決定是否須配合藥物治療。
  2. 心理層次:        多數亞斯伯格症患童因長期之同儕拒絕或親子關係衝突,不少學童有自尊心低落或憂鬱之傾向。因他們困難理解社會規則及別人內心之想法,試著讓學童明白別人內心之感受,並教導在某些情境下如何表現出適當行為,可減少人際衝突和同儕拒絕。同時,教導他們認識自己和同儕之不同,發掘自己的長處(例如對某方面有博學多聞的知識) 並接納自己的短處,對亞斯伯格症學童之自信心養成也非常重要。
  3. 社會環境層次:
(1)家庭環境
        父母宜接受孩子之特質,即使孩子今日在校闖禍了,也宜以「不批判」的態度傾聽孩子的想法,並了解孩子看待事件的方式;同時,父母宜協助孩子交友,必要時,需協助孩子選擇交友對象,並適時示範適當之互動技巧讓孩子觀摩學習。

(2)學校環境
        家長宜與學校教師溝通,協助亞斯伯格症患童在校取得相關輔導或特教資源,以確保當衝突事件發生時,學生在校有人可以協助。同時,班上若有亞斯伯格症學童,導師宜徵詢家長同意,對全班進行班級宣導,使同學認識「亞斯伯格症」;另外導師可安排善良的同學作為孩童的守護天使,當下課或老師看不見時,可適時保護學童免受欺凌。

        亞斯伯格症學童許多都有長才或特殊天分,只要了解他們的特質並適當栽培,不少患者將來頗有成就。亞斯伯格症之標籤不一定會跟著學童一生,許多患者長大後因逐漸了解控制情緒之方式,也能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得心應手,享受人際關係中之親密與美好。

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

悲慘世界

我看過很多無助的孩子,
為了擺脫這樣的命運,
成為霸凌者。

這個社會似乎只關心被霸凌的人,
對於霸凌者的輔導,
常常是視而不見的。

看過悲慘世界後,我想問~~


如果尚萬強沒有遇見那個牧師,會變成怎樣的人呢.......

寬恕VS批評

我的不批評,
是因為我渴望被寬恕,

也無法確定,

當我身處同樣的情境,
有著同等的能力時,

是否能做出更好的抉擇。

我不知道他的內心經歷著什麼,

我沒資格批評......



尊重的本質

尊重~~
跟地位,階級,能力,年齡,性別無關。

我是否能拋開這些外在條件,看到尊重的本質。

尊重~~

只有無條件的愛與信任。

當我不尊重自己,別人也不會尊重我。

換句話說,

當我不能無條件愛和信任自己,別人也無法這樣待我。



正面能量包融了分離焦慮


分離焦慮,

一直是最難克服的。

當我看清分離是必然的結果,

路得自己走。 

微笑的目送陪著我們的人, 

也能讓我不孤單....

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

那一年,我們一起瘋狂的歲月

時光飛逝,轉眼間,高中生活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。
再次見面,大家有了各自的生活,
有些人也到國外發展,
感謝網路讓大家又重新產生了連結。
那一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。
讓大家回憶起了許多往事。
大家笑談學生時期的糗事,曖昧不明的情愫,
這些往事彷彿歷歷在目,也有些不為人知的八卦,
讓我瞠目結舌,時間彷彿只是在身邊借過,
情感從未因時間而消退....
下一個十年,我們的話題會是什麼呢?